周一(10月6日),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棕榈油主力合约FCPOc3收于4436林吉特/吨,日内下跌6林吉特,跌幅0.14%,延续前一交易日的疲软态势。日线图上,布林带中轨位于4503.96林吉特,MACD指标虽仍处负值区间,但柱状线收窄至-1.84,暗示短期下行动能有所减弱。

基本面:多空因素交织
尽管市场出现获利了结压力,但供应端的潜在风险为价格提供了支撑。孟买Sunvin Group研究主管Anilkumar Bagani指出,当前市场面临两大矛盾:一是印度可能上调植物油进口关税的传闻引发贸易商谨慎情绪;二是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的实际降幅可能不及预期,削弱了此前市场的乐观预期。
一项行业调查显示,马来西亚9月棕榈油库存预计结束连续七个月的增势,首次出现回落,而产量环比下降的幅度成为关键变量。马来西亚棕榈油局(MPOB)将于10月10日发布官方数据,届时市场将对供应格局形成更清晰的判断。
关联市场:能源与汇率双重影响
国际原油价格本周初反弹超1%,因OPEC+计划于11月的增产幅度低于市场预期。原油走强提升了棕榈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竞争力,但需求前景疲软仍可能限制其对棕榈油的带动作用。与此同时,林吉特兑美元汇率下跌0.17%,使得以美元计价的棕榈油对海外买家更具价格优势,部分抵消了抛压带来的负面影响。
芝加哥期货交易所(CBOT)豆油价格小幅上涨0.78%,但大连商品交易所因中国国庆假期休市,削弱了亚洲时段植物油市场的整体流动性。
机构观点:短期调整与长期隐忧
Sunvin Group的Bagani强调:“尽管短期价格受获利了结和印度政策传闻压制,但马来西亚产量恢复速度仍是核心变量。若MPOB数据证实库存拐点出现,市场情绪或快速转向。”此外,知名机构分析认为,若未来原油价格持续走强,棕榈油在生物柴油领域的掺混经济性将显著提升,进而对中长期价格构成支撑。
当前棕榈油市场处于“强预期与弱现实”的博弈中。短期来看,印度政策不确定性及技术性抛压可能延续震荡格局;中长期则需关注MPOB数据对供应趋势的验证,以及能源市场与主产国货币政策的联动效应。交易者应警惕数据发布前后的波动风险,并密切关注产区天气与劳动力状况对产量的实际影响。